



GCR15simn轴承钢全名叫滚动轴承钢,具有高的抗压强度与疲劳极限,高硬度,高耐磨性及一定韧性,淬透性好,对硫和磷控制极严,是一种高级优质钢,可做冷做摸具钢。比重:7.81。
耐磨性和淬透性比GCr15更高,冷加工塑性变形中等,焊接性差,对白点形成敏感,热处理时有回火脆性。 用于制造壁厚>12mm.外径≥250mm的套圈;直径50.8-203.2的钢球,直径>22mm的滚子;此外也可作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的其他机械零件,如轧辊.螺旋量规等
GCr15SiMn钢是高碳、高铬轴承用钢,比GCr15钢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淬透性.在油中的临界淬火直径为90~110mm (体积分数为50%马氏体),经840°C油冷淬火后,350°C回火状态,再进行光淬火,表面硬度高达1096HV,淬硬层深度可达1mm。针对成形滚轮热处理工艺的不足,采用薄边处预冷降温发生非马氏体转变,产生托氏体或索氏体,增强韧性、减小应力、再整体淬火达到工艺要求。
进行冰冷处理,可提高轴承的尺寸稳定性,或进行马氏体分级淬火,以稳定残留奥氏体,获得高的尺寸稳定性和较高的韧性。该钢一般不建议进行锻造。一般淬火和低温回火后使用。
特性及适用范围:
是在 GCr15钢基础上,适当提高Si、Mn含量以改善其淬透性和弹性极限,耐磨性也比 GCr15好。制造滚动体的适用尺寸范围比 GCr15大,主要用于制造壁厚>12mm,外径>280mm 的轴承套圈钢球直径>50mm;圆锥、圆柱和球面滚子直径>22mm和所有尺寸的滚针。
参考对应牌号
中国GB/YB标准牌号GCr15SiMn、德国DIN标准牌号100CrMn6、德国DIN标准材料编号1. 3520、俄罗斯ΓOCT标准牌号ⅢX15CΓ。
GCr15SiMn钢是高碳、高铬轴承用钢,比GCr15钢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淬透性.在油中的临界淬火直径为90~110mm (体积分数为50%马氏体),经840°C油冷淬火后,350°C回火状态,再进行光淬火,表面硬度高达1096HV,淬硬层深度可达1mm。针对成形滚轮热处理工艺的不足,采用薄边处预冷降温发生非马氏体转变,产生托氏体或索氏体,增强韧性、减小应力、再整体淬火达到工艺要求。
进行冰冷处理,可提高轴承的尺寸稳定性,或进行马氏体分级淬火,以稳定残留奥氏体,获得高的尺寸稳定性和较高的韧性。该钢一般不建议进行锻造。一般淬火和低温回火后使用。
特性及适用范围:
是在 GCr15钢基础上,适当提高Si、Mn含量以改善其淬透性和弹性极限,耐磨性也比 GCr15好。制造滚动体的适用尺寸范围比 GCr15大,主要用于制造壁厚>12mm,外径>280mm 的轴承套圈钢球直径>50mm;圆锥、圆柱和球面滚子直径>22mm和所有尺寸的滚针。
参考对应牌号
中国GB/YB标准牌号GCr15SiMn、德国DIN标准牌号100CrMn6、德国DIN标准材料编号1. 3520、俄罗斯ΓOCT标准牌号ⅢX15CΓ。
化学成分:
力学性能:
牌号 | 碳C | 硅Si | 硫S | 锰Mn | 铬Cr | 铜Cu | 磷 P | 镍 Ni |
GCR15simn | 0.95~1.05 | 0.40~0.65 | ≤0.020 | 0.90~1.20 | 1.30~1.65 | ≤0.25 | ≤0.027 | ≤0.30 |
抗拉强度 σb (MPa) | 冲击功 Akv (J) | 硬度(HB) |
≥1831 | ≥23 | 65HRC |
热处理工艺
热处理规范:830~840℃淬火,油冷;160℃回火3h。
金相组织:回火马氏体。
热处理规范
1、临界点温度
Ac1=770°C、Ac3=872°C、Ar3=708°C
2、普通球化退火
退火温度780~810°C,以25°C/'h的冷却速度随炉缓慢降至≤650°C,出炉空冷。该工艺热处理时间长达20h以上,且退火后碳化物的颗粒不均匀,会影响后续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、回火组织和性能。
3、等温球化退火
退火温度780~810°C,快冷至690~720°C,进行等温,再出炉空冷。该工艺节省热处理时间(整个工艺过程需时间12~18h),处理后的组织中碳化物细小均匀。
4、重复球化退火
第一次加热到810°C后冷却至650°C,再加热到790°C后冷却到≤650°C,出炉空冷。该工艺虽可节省一定的时间,但工艺操作过程比较繁琐。
5、淬、回火处理
淬火温度830~860°C,油冷,回火温度170 ~190°C。冷处理温度-50~ -78°C。
典型应用举例
热处理规范
1、临界点温度
Ac1=770°C、Ac3=872°C、Ar3=708°C
2、普通球化退火
退火温度780~810°C,以25°C/'h的冷却速度随炉缓慢降至≤650°C,出炉空冷。该工艺热处理时间长达20h以上,且退火后碳化物的颗粒不均匀,会影响后续的冷加工及最终的淬、回火组织和性能。
3、等温球化退火
退火温度780~810°C,快冷至690~720°C,进行等温,再出炉空冷。该工艺节省热处理时间(整个工艺过程需时间12~18h),处理后的组织中碳化物细小均匀。
4、重复球化退火
第一次加热到810°C后冷却至650°C,再加热到790°C后冷却到≤650°C,出炉空冷。该工艺虽可节省一定的时间,但工艺操作过程比较繁琐。
5、淬、回火处理
淬火温度830~860°C,油冷,回火温度170 ~190°C。冷处理温度-50~ -78°C。
典型应用举例
1)可用作成形滚轮。
2)也可用于制作尺寸较大、形状较复杂和精度较高的塑料模。




















